据俄卫星通讯社5月5日的报道,俄总统普京致电印度总理莫迪,普京向后者表示,俄印关系具有“特别优先合作”的战略性质,且这种关系“不受外部影响”,“并将继续在各个方向上蓬勃发展”。俄印领导人通话之后,俄总统办公室还发布了正式声明,指出俄方“支持印度为应对恐怖袭击所采取的措施”,强调“必须毫不妥协地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”,印度外交部的表态,也证实了这一点。
就在普京致电莫迪,高度肯定俄印战略关系的“特殊性”、“优先性”,并一边倒的支持印度动武之后,莫迪随即发起了针对巴基斯坦的,代号为“辛杜尔”的大规模军事行动。很明显可以看出,在印巴开战之前,普京显然是力挺莫迪动武;而印巴开战之后,俄罗斯的态度发生明显变化,那么是什么导致这一戏剧性变化的发生?要知道,距离普京力挺印度开打,才过去不到24小时。
其实原因很简单,普京高估了印度的实力。巴基斯坦军方7日凌晨到上午多次更新战报,宣称击落了6架印度战机,包括3架“阵风”战斗机、1架苏-30MKI俄制多用途战机、1架米格-29战机以及1架无人机。“阵风”战机被击落的相关消息已经被证实了,由此可见,在开战第一天,挑起冲突的印度就遭遇了“迎头痛击”,损失颇为惨重。
另外值得注意的是,一来,根据巴方的说法,所有的印军战机都是在印境内被击落的,这说明,印度战机、无人机压根就没法进入巴方领空,就遭到了“超视距打击”;二来,根据事后报道,一架印军“阵风”战机在惨遭击落后,坠毁在距离空军基地不到20公里的地方,机上携带的“米卡”空空导弹都来不及发射;三来,在印巴地面对抗的过程中,印军前沿阵地居然打出了白旗,求巴军“放过”。
这说明什么问题呢?这说明,印度在此次印巴冲突中不仅“损失惨重”,而且遭到了“一边倒”的碾压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俄罗斯的态度发生了变化,从此前“全力支持”印度毫不妥协的进行所谓的“反恐行动”;到呼吁印巴“保持克制”,“通过谈判”解决问题。这么一来,一方面照顾了印度的面子,另一方面也是给自己留面子。
照顾印度的面子,这还好理解;呼吁印巴谈判,怎么就是俄罗斯“给自己留面子”了?原因不难理解,因为这轮印巴冲突,巴军之所以能够打出如此骄人的战绩,就是因为他们装备了中国的歼-10CE战斗机、“霹雳-15E”空空导弹以及“红旗-9”防空系统,这才让气势汹汹而来的印军哭爹喊娘而去。如果再打下去,不仅法国的“阵风”战机卖不出去了,就连俄制战机、俄制导弹,包括S-400都卖不出去了。
据说,为了削弱中国武器装备的影响力,俄塔社在报道印巴空战时,仅表示印度战机“在冲突中坠毁”,绝口不提是遭到中国的歼-10战机击落;同样的,俄《消息报》也只是强调,“印度空军在复杂电子战环境下遭遇技术故障”,也在淡化中国武器的作用。由此可见,俄罗斯呼吁印巴停战,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。